根据珙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2018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编制和公布工作的通知》(珙府办函〔2019〕22号)文件精神,现将珙县扶贫移民局2018年政务信息公开工作报告于后。报告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18年1月1日起至2018年12月31日止。全文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的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等六个方面的工作情况,贯彻落实《珙县2018年政务公开方案》情况及成效,我局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的结果公开情况和完善政务公开工作机制、加强政策解读等方面的创新性举措。报告电子版可在珙县人民政府网站“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专栏下载。如对本报告有疑问,请与县扶贫移民局办公室联系(电话:0831—3967089、4039770)。
一、2018年政务信息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一)政务信息主动公开情况。
2018年,我局主动公开政务信息208条。其中:政策解读类122条、工作动态类73条、重要会议3条、公示公告7条、预决算及“三公”经费类3条。政务信息公开主要通过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统一平台、珙县政府门户网站公布,主要包括政务采购、扶贫政策、扶贫动态、扶贫资金、项目管理等方面内容,确保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同时,我局利用报刊、杂志、书籍、公开栏、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对应当公开的相关信息进行及时公开,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
(二)依申请公开政务信息情况。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我局未收到过政务信息公开申请。
(三)政务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我局无任何政务信息公开收费和减免的情况。
(四)因政务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情况。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我局无任何涉及政务信息公开的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
(五)政务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2018年,我局政务信息公开工作从总体来看运行状态良好,取得了一些进步,但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政务信息公开机制不完善;二是政务信息公开工作的稳定性、连贯性不强;三是政策公开解读数量不多,解读形式单一,以文字解读居多,结合图表、图示较少;政民互动有欠缺,热点问题的及时回应、处理措施公开偏少。
2019年,我局将继续按照上级要求,纵深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工作。一是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做到信息公开准确、及时、高效、规范;二是进一步加强保密培训,提升政务信息公开的能力和水平;三是强化政策公开解读,多途径、多形式,简单化的方式向群众解读政策;四是重视政民互动,强化舆情回应,及时回应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
(六)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在政务信息公开工作方面,我局暂无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二、贯彻落实《珙县2018年政务公开方案》情况及成效
为深入贯彻落实《珙县2018年政务公开方案》,我局从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完善公开机制、严格督查考核四个方面切实做好我局政务公开工作。
一是将政务信息公开列入单位重要工作,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原则,要求主要领导主动研究、亲自部署,分管领导具体落实、跟踪督办,办公室和经办人员任务细化、指标量化,扎实有序推动工作开展。
二是认真对照《珙县2018年政务公开工作任务分解表》和《珙县2018年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内容保障目标任务》,细化工作任务、梳理公开内容、制定工作措施、落实责任分工,确保任务落到实处。
三是严格执行保密审查制度、“三审制度”,对拟公开的政务信息要坚持“先审查、后公开”“一事一审”,依法依规做好保密审查,严格落实承办人员初审、承办部门负责审核、单位负责人审发的政务信息公开“三审制度”,未经审查和批准不得对外发布政务信息;严格公开时效,要求对重要政务活动信息须在当天上网公开,规范性文件应在纸质公文印发后3个工作日内上网公开,事关民生的重要政务信息应在活动结束后24小时内上网公开,特殊、紧急、不涉密的信息,要及时公开。
四是具体分管领导适时对单位落实《珙县2018年政务公开工作方案》情况进行督查,定期向班子汇报督查情况和单位信息公开完成情况与年度政务公开工作考核情况。
三、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结果公开情况
2018年,我局共办理人大议案建议6件,政协委员提案12件,分别已于2018年6月—9月全部办理完毕,满意度达100%。同时,我局在县人大办、县政府办、县政协办的指导督促下,主动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各界及时公开了办理结果。
四、亮点举措
一是积极用好“两微一端”新平台。充分发挥政务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灵活便捷的优势,做好信息发布、政策解读和办事服务工作,特别是强化扶贫政策宣传力度;按照“谁开设、谁管理”的原则,落实主体责任,严格内容审查把关,确保不得发布与我局职能职责没有直接关联的信息,信息发布失真时及时撤回和整改;安排专业人员,加强“两微一端”日常监管和维护,确保关注用户数和信息发布质量。
二是围绕扶贫领域重点、热点问题加强舆情回应。强化扶贫领域舆情风险防控意识,密切监测收集扶贫领域苗头性舆情,特别是影响党和政府公信力、损害群众利益等方面的政务舆情,做到及时预警、科学研判、妥善处置、有效回应。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联系,提高政务舆情回应的主动性、针对性、有效性。稳妥做好突发事件舆情回应工作,及时准确发布权威信息。开展政务舆情应对工作效果评估,建立问责制度,对重大政务舆情处置不得力、回应不妥当、报告不及时的涉事相关责任人员,要予以通报批评或约谈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