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参与珙县人民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栏目。近年来,珙县玉和苗族乡全乡上下精诚团结、铆足干劲,坚持党建引领农文旅融合发展,全力激发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促进乡村全面振兴。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珙县玉和苗族乡党委书记徐凤生做客我们的节目,就玉和苗族乡“党建引领农文旅融合发展”为主题与广大网友进行在线交流。徐书记,您好!欢迎您的到来。
[珙县玉和苗族乡党委书记徐凤生]:主持人好,各位网友朋友,大家好!今天,非常荣幸在这里与大家交流。首先,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玉和苗族乡的关心、关注、帮助和支持。同时,我们也想通过这次访谈,让广大网民对玉和苗族乡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共同建设更加幸福美丽宜居的“文韵苗乡、魅力玉和、多彩苗寨”。
[主持人]:好的,徐书记,那您能简单给我们介绍一下玉和苗族乡的基本情况吗?
[珙县玉和苗族乡党委书记徐凤生]:好的,主持人,珙县玉和苗族乡历史悠久,历来享有“川南第一苗乡”的美誉,位于珙县中部,平均海拔900米左右,幅员面积25.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万亩,森林覆盖面积1.7万亩,乡域内有4个行政村,16个农业社,共6646人(其中苗族同胞2061人,占比31.01%)。我们乡苗族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凤凰村被评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隘口孝善牌坊被授予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主持人]:徐书记,您能简单给我们介绍一下玉和苗族乡从哪些方面开展党建引领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吗?
[珙县玉和苗族乡党委书记徐凤生]:好的,主持人,近年来,玉和苗族乡始终铭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指示,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和县委决策部署,确定 “文韵苗乡、魅力玉和、多彩苗寨”的发展定位,明确 “1342” 发展思路,坚持“实心干事、科学作为、凝心聚力、为民造福”的工作理念,以党建引领农文旅融合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为珙县打造宜宾区域中心城市现代化卫星城、绿色转型融合发展协同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幸福珙县作出玉和的贡献。
其中,“1”,就是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幸福美丽宜居的“川南第一苗乡”; “3”,就是指培育茶叶、蚕桑、经果三项特色产业;“4”,就是指聚焦“兴产、彰文、促旅、聚人”四大抓手;“2”,就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群众共同富裕”两大目标。
我们就是以这样的发展定位和目标、工作思路和理念,坚持党建引领农文旅融合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主持人]:徐书记,刚才,您提到培育茶叶、蚕桑、经果三项特色产业,那您能简单给我们作一下介绍吗?
[珙县玉和苗族乡党委书记徐凤生]:好的,我们一是做优茶产业。自1970年至今,以青龙村为主培育茶叶种植基地,全乡茶叶种植面积逐步扩展到8000亩,茶园以小组团式分布,茶叶品种主要集中在安吉白茶、黄金茶、奶白茶和绿茶等品种,其中安吉白茶亩产值在10000元左右,黄金茶亩产值在7000元左右,绿茶亩产值在5000元左右。高海拔、寡日照、多云雾,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优良的生态环境,成就了玉和苗族乡高山云雾茶的特色。当前,我们正在拓展茶产业生产链,建设名优茶生产线,逐步配备育苗棚、茶叶加工厂、冻库、包装车间、陈列馆,茶产业服务用房等基础设施,积极推动全乡茶产业从“出售鲜叶”到“出产名优茶”的跨越。二是扶持蚕桑产业。全乡蚕桑种植面积5300亩,也是全县重要蚕桑种养殖基地之一。桑园枝繁叶茂,与茶园交相辉映,犹如一幅生态画廊。这既让山川扮绿,点山成景,又回答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玉和答卷”,为苗乡多民族群众的打开致富之门。三是培育经果产业。我们充分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地理优势,有效盘活生态土地资源,选育优良品种,因地制宜培育黄金梨、翠冠梨等产业,共培育优质梨园1000余亩。金秋时节,梨满枝头,硕果累累。唐代诗人杜甫有诗云,“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同时,我们还培育发展冰脆李、蜂糖李等经果产业,让黄土地开出“幸福花”,结出“致富果”
[主持人]:好的,非常感谢徐书记给我们做的介绍。那“兴产、彰文、促旅、聚人”四大抓手又该怎么理解呢?
[珙县玉和苗族乡党委书记徐凤生]:我从这四个方面来回答“兴产”,就是培育富民产业。把产业振兴作为重要支撑,把“做优一产、连接二产、培育三产”作为工作目标,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筑牢产业基础,培育茶叶、蚕桑、经果三项特色产业,推动产业振兴。鼓励和引导村民,利用路边、园边、宅边等“四边”地和闲置边坡地,不强调成园成片,有序栽种果树、茶树、桑树,最终实现聚山成景,全乡成园。鼓励和引导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在种植的同时,探索延伸生产、加工、仓储、销售一体化产业链,增强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提升农产品附加值。鼓励和引导打造生态休闲消费示范点,培训特色民宿、餐饮服务理念,提升服务质量,促进农特产品销售、民宿经营、餐饮服务等业态升级。
“彰文”,就是彰显特色文化。我从四个层次向大家汇报:一是传承苗文化。苗族族源可追溯到远古时候长江中下游和黄河下游一带的原始人类,距今7000多年。我们有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凤凰苗寨”。竹竿篝火长桌宴,芦笙美酒醉苗乡,能歌善舞、热情好客的咪哆咪啋,可以带你寻觅神秘多彩的苗家风情。二是培育茶文化。玉和苗族乡流传这样的话,“凤凰栖处寻觅苗家风情,青龙岗上问道茶中人生”。自古香茗敬雅客,焙香一壶会知音。苗乡茶叶碧色流香,苗乡风景山清水秀,高山云雾茶与高雅的茶文化在我们苗乡实现了完美结合。三是弘扬孝文化。“隘口孝善牌坊”是清代贡生谢正业奉皇命为其母亲何慈惠修建的贞节牌坊,集巧夺天工的建筑艺术,妙笔丹青的书法艺术与手法精湛的雕刻艺术为一体,见证玉和的历史文化。2006年5月,隘口石坊受到国务院命名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隘口石坊是传承孝文化的重要历史见证。四是塑造和文化。塑造以“上尊老、下爱幼、和邻里、亲家人”的“和睦亲”文化,引导村民群众树立正确道德观,培育良好道德品质,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和谐融洽的社会氛围,各民族群众在共同富裕、共同繁荣的道路上阔步向前。这四个层次的文化特色鲜明,成为玉和苗族乡四张文化名片。
“促旅“,就是促进旅游发展。坚持“上争项目、下抓落实,外引资金、内育人才”的发展思路,在守住耕地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动员群众在房前屋后培植花卉、果树和藤本植物,结合美丽庭院建设,提升群众居住环境的颜值。同时,积极规划布局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劳作体验等配套设施,支持和培育民宿、餐饮、娱乐等实体经营主体发展。凤凰栖民宿让您心驰神往,凤凰大舞台盼您大展才能,苗乡美食让您回味悠长,苗家美酒与您共同陶醉……我们着力建设“春品茗,夏纳凉,秋尝果,冬赏雪”的魅力乡镇,打造“时时有景、处处是景”的旅游胜地,在这里,我们共同品味悠久的文化历史,欣赏神奇的苗寨风光,弘扬家国情怀,畅想“诗与远方”,文韵苗乡、魅力玉和、多彩苗寨期待与您结缘。
“聚人”,就是聚集人气商气。坚持党建引领,激励引导各类人才在乡村一线扎根,逐步形成 “头雁”引路、返乡人才探路、“土专家、田秀才”铺路的乡村振兴人才格局。同时,整合茶园观光、林下露营、苗乡美食等元素,因地制宜,培育具有地域特色、具备民族风格、体现时代精神的赛事、文化活动。比如,开展“民创杯”村BA、聚餐对歌、篝火晚会、苗乡村晚、“围炉煮茶”、“非遗”传承等助力乡村振兴系列活动,为苗乡聚集人气商气,促进特色农产品、文旅产品走出苗乡,拓宽村民群众致富路。
[主持人]:徐书记,那宜威高速通车后,对玉和苗族乡又有哪些影响?玉和苗族乡有什么打算?
[珙县玉和苗族乡党委书记徐凤生]:感谢主持人,这也正是我们重点思考和琢磨的问题。宜威高速通车后,玉和苗族乡场镇不再是通行必经之道,面临被“遗忘”的风险,车流人流骤减。为改变现状,我们重点抓好人气商气聚集工作。比如,坚持以茶为媒、以文兴旅,办好“明前茶采摘节”和“苗年节”“花山节”“品梨节”等节庆活动,定期开展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传承培训班,持续深入挖掘优秀的民族文化、厚重的历史文化、丰富的红色文化、多彩的民俗文化。同时,我们以“凤凰大舞台、有才你就来”为主题,搭建起“凤凰大舞台”,将“节庆化”活动转变为“常态化”活动,充分展示民族歌舞、长桌宴、拦门酒、高山流水、蜡染、茶艺表演、手工茶制作、茶艺品鉴等特色文化,集中展销芦笙、牛皮鼓、茶叶等文旅产品,不断提升乡村旅游的文化含量和附加值,真正让游客愿意来、留得住、体验好,增强农文旅融合发展后劲。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玉和苗族乡将以更加昂扬奋进的姿态,以愚公移山的恒心,滴水穿石的韧劲,实心干事,科学作为,凝心聚力,为民造福,绘就一幅产业兴、乡村美、群众乐的幸福美丽宜居画卷。
[主持人]:我相信现在的网友朋友们听了您的解答之后,对玉和苗族乡的发展都充满期待。但是现在网友还有一些问题,您可以在这儿给他们作一下解答吗?
[珙县玉和苗族乡党委书记徐凤生]:可以的。
[主持人]:那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网友都有些什么样的问题。
[网友老王]:请问青龙村饮水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有效的改善,请问徐书记,打算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珙县玉和苗族乡党委书记徐凤生]:这个问题我们也相当重视,首先感谢这位网友的提问。针对这个问题,前期,我们通过实施“城乡一体化”建设项目,这其中的街道黑化、农贸市场建设项目已全面完成,停车场、广场、自来水厂等项目正在有序开展,预计2024年底完成。到时候,隘口、青龙等场镇周边500余户群众的饮水问题,将实现更加有效的提升和改善。
[主持人]:那我们再来看一下其他的网友还有一些什么样的问题。
[网友老杨]:凤凰乡村旅游发展,乡里面有什么规划呢?
[珙县玉和苗族乡党委书记徐凤生]:按照整村规划方案,立足优良的生态和文化资源,我们坚持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引,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着力实施“一带、两寨、三区”总体规划。
“一带”,就是指构建五同河亲水休闲带,以五同河为纽带,串联山顶、山腰、山谷产业项目,打造集文化体验、生态观光、田园游乐、亲子研学的乡村微度假目的地。形成带状文旅产业群。“两寨”,就是指凤凰苗寨和五同苗寨,依托凤凰苗寨建设,注重完善功能,融入文旅业态;同时,从建筑景观等方面,全面充实五同苗寨的文旅底色。“三区”,指打造山顶田园休闲区、山腰经果体验区、山谷亲水度假区。具体来讲,在山顶,重点以凤凰苗寨为中心,开展集田园美景、苗族文化、田园游乐于一体休闲体验;在山腰,培育经果采摘等体验项目;在山谷,打造冷水鱼塘、亲水栈道、水上游乐、崖洞餐厅相结合的休闲体验项目。
[网友小武哥说]:我想问一下,关于返乡创业的政策扶持,如果有疑问具体向谁去咨询呢?
[珙县玉和苗族乡党委书记徐凤生]:感谢这位网民朋友,目前我们正在大力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力促苗乡全面振兴,着力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投资兴业环境和创业就业环境。我们坚信,“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真诚地欢迎和期盼大家返乡创业,就近就业,积极支持和参与到玉和苗族乡经济社会事业各项发展建设中来,我们全力为大家做好服务。有疑问的朋友请你致电咨询我们玉和苗族乡农民工服务中心阳松,联系电话:0831-4219169。
[主持人]:好的,非常感谢徐书记对我们网友提出的问题都逐一耐心地进行了解答,我们也相信,观众朋友们和广大网民朋友们,在收看了咱们的节目之后,都对咱们玉和苗族乡党建引领农文旅融合发展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节目就要和大家说再见了,感谢您的收看,我们下期节目再见!